目录
封面艺术家推介
张辨坚1
彭镜1
艺术观察
跨媒介视野中的气味艺术研究苏也;2-6
虚拟叙述的沉浸策略——互联网语境下的媒体艺术转向阳芷倩;7-9
回溯初衷,立足当下——试论生态艺术的新方向顾韫洁;10-12
元宇宙视域下的艺术市场转向吴晗琦;13-15
王国维艺术美学的物我悖合苏丹;16-18
从《林泉高致》看郭熙画学思想中的模仿观念杨雨琪;19-21
“柿蒂纹”与“亞”形关系初探王忆凡;22-24
主题性美术展览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应用——以“我的延安——全国主题性美术作品展”为例史佳欣;25-27
大脑对中国写意画的感知和信息加工冯雨薇;28-30
艺术史论
东西方艺术平行发展研究的根源——对弗兰茨·维克霍夫“错觉主义”观念的解读黄正;31-34
浸染:明中晚期商业语境下的园林及其图画世界肖芳凯;35-38
古代书论中“象”的考释侯亚凤;杨新房;39-41
澳门博物馆藏广彩纹章花瓶的艺术特色及价值丁行健;42-44
从文化坚守视角看中国书学研究会“标准行书”创制的意义刘舒扬;45-47
创作研究
冯宁版《仿宋院本金陵图》的空间叙事研究王一珺;48-51
论油画风景中线的情感表达唐果;52-57
沉思的绘画——走进“罗斯科体验”姜博;58-62
傅抱石民族性绘画思想研究刘秀;63-65
“有以自得处”——沈周《卧游图册》花鸟画风格研究郑可欣;66-68
以《马拉之死》为例分析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李昊蓉;69-71
图像的暗恐:以奥托·施泰纳特的主观摄影为例李锦;72-74
以自然为师——史秉有工笔花鸟画作品研究辛晔;75-77
从《簪花仕女图》看仕女画绘画语言的建构曾子依;杜佳;78-80
美育与教学
协同育人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生态圈”的机制探索汪哲皞;董筠怡;81-83
数字孪生视域下的美术学专业跨界研究易晓浪;李小斌;84-86
论广西红色文化资源在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中的嵌入刘利敏;87-89
地方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课程跨界教学模式研究郑欢;李小斌;90-92
应用型本科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制图与AutoCAD课程教学改革探讨唐茜;93-95
民间美术在辽宁省高校美育课堂中的应用研究——以庄河剪纸为例孙茜;陈语卿;96-98
湘西红色文化景观资源融入高校设计学专业特色手绘教育的现实价值及路径王俊;99-101
关于高职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探讨苏子贵;吴丽洁;102-104
版画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的改革研究邹尚辉;胡华;105-107
视觉与设计
插画及其文创产品之比较研究——以二十四节气主题为例刘敏;108-110
基于公益属性的户外广告交互性感知探究梁飞飞;李勇智;111-113
藏族让炯艺术的创新设计研究严婷婷;114-116
多元文化背景下澳门历史城区旅游导视系统的设计研究杨多佳;117-119
优雅法式设计中光的视觉表达王乙婷;120-122
数字化背景下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创新设计探讨——以湖北为例贺诚;123-125
阿道夫·路斯的“住宅设计”王佳晶;郭凡;126-128
儿童友好型农村幼儿园室外活动空间设计研究夏忠军;董茜希;尚冬华;129-131
论空间修复与精神互补的关系——以奥拉维尔·埃利亚松作品为例龚余辉;曹万平;132-134
传统农业机具造物观念在现代装置设计中的应用──以水轮三事为例姜芷雨;乔苏妍;135-137
民族性在当代数字插画设计中的应用与价值探究王溧旸;138-140
工艺美术
辽代纺织品研究哈斯图雅;141-146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形制特点研究——以隋唐和明清时期为例姚欣宇;147-149
夏都陶的当代传承与创新应用研究谢彬;150-152
作品推介
《辞暮尔尔,烟火年年》彭川;153
沈愈作品沈愈;154
林顿作品林顿;155
韩潇作品韩潇;156
蔡雪辉作品蔡雪辉;157
彭镜作品彭镜;158-159+1